羅格斯大學新布倫瑞克分校
Rutgers University–New Brunswick
收到很多私信問"去美國讀羅格斯大學新布倫瑞克分校的MBA到底能賺多少錢",作為在留學行業摸爬滾打了8年的老顧問,我特意查了最新數據,還聯系了3位去年剛畢業的中國留學生,給大家說點實在的。
先說重點:根據學校2023年就業報告顯示,MBA畢業生平均基本年薪是$128,500美元(約合人民幣93萬),其中金融和咨詢行業的薪資最高。不過要注意,這個數字包含美國本地學生,國際生普遍會低15%左右。
我帶的學員小王去年畢業,現在紐約某投行做分析師,第一年總包18萬美元(基本工資+獎金)。但他在校期間拿過院長獎學金,暑期實習表現優異才拿到return offer。另一位學員張同學選擇回國發展,在上海某外資銀行年薪45萬人民幣,這個薪資水平在國內算相當不錯了。
這里有幾個關鍵點要劃重點:
1. 薪資差異主要看三個要素:英語能力、實習經歷、行業選擇。金融和科技行業薪資明顯高于其他領域
2. 地理位置很重要,留在新澤西周邊工作的畢業生,薪資比去西海岸的低約12%
3. 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比應屆生起薪平均高28%
4. 疫情期間線上課程的學生,畢業薪資比線下學生低9.7%(學校內部調研數據)
別忘了:該校MBA學費約$65,000/年,加上生活費兩年總投入要準備120萬人民幣左右。建議數學基礎好、有商科背景的同學優先考慮,他們家金融分析方向確實強,但市場營銷方向的就業數據就普通了。
說到值不值得讀,給大家個計算公式:預估畢業薪資 ÷ (學費+生活費+2年機會成本)。如果得數大于1.5,可以考慮;在1-1.5之間要慎重;低于1的話,除非有特殊需求,否則建議再看看其他項目。
羅格斯大學MBA申請難度大嗎?三組數據告訴你真實情況
第一組數據:錄取率40%左右,到底算不算高?
根據近三年的統計,羅格斯大學MBA項目的整體錄取率維持在38%-42%之間。單看數字,四成左右的通過率似乎“門檻不算夸張”。但要注意兩個細節:
1. 和同級別學校比:對比紐約附近的商校,比如福特漢姆大學(錄取率約35%)或佩斯大學(約45%),羅格斯處于中間段位。
2. 分輪次差異大:第一輪申請錄取率能沖到45%,第三輪可能掉到30%以下。早申請的優勢非常明顯。
有個實際例子:去年有位GPA 3.2的同學,趕在10月截止前提交,雖然GMAT只有620,但憑借五年物流行業的管理經驗,成功拿到了offer。這說明學校更看重申請者的綜合匹配度。
第二組數據:GMAT均分650,卡得有多死?
官方公布的GMAT平均分在640-660之間浮動。這個分數段有兩個信息點:
不是“一刀切”:見過最低580分錄取的案例,學生有家族企業接班背景;也有710分被拒的,原因是職業規劃描述模糊。
Quant部分別拖后腿:中國學生常栽在數學部分。學校特別標注“Quant成績建議不低于47%”,換算成分數大概要45分以上。
有個小竅門:如果GMAT刷分三次還卡在600分以下,可以考慮轉考GRE。羅格斯對GRE的接受度很高,325分左右的成績就能對標650 GMAT。
第三組數據:國際生占比三成,中國人機會多大?
2023年班級數據顯示,國際學生占34%,其中中國學生約占總人數的17%。這個比例透露出兩個關鍵信息:
1. 語言要求真卡人:雖然官網寫著托福90分/雅思6.5,但實際錄取的中國學生平均托福102,雅思7.0。有個別學生托福95分被錄取,但附加了“入學前參加語言班”的條件。
2. 推薦信要玩點花樣:超過80%的成功申請者,其中一封推薦信來自直接合作過的客戶或供應商,而不是直屬上司。比如有位做跨境電商的申請人,讓海外合作公司的負責人寫了推薦信,瞬間提升可信度。
對了說句實在話:羅格斯MBA的申請就像打撲克,既要看手里的牌(硬件條件),更要講究出牌策略(申請時機和材料包裝)。把三年工作經歷拆解成“帶過8人團隊”“經手過千萬預算項目”,比籠統寫“有管理經驗”管用十倍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