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CAE商學院
INCAE Business School
有個粉絲私信問:"一姐妹哈,我月薪8千多,想讀INCAE的MBA提升下,這玩意兒值不值哈?"我特意扒了三天數據,跟幾個在讀學員聊了通宵,今天就掏心窩子說說大實話。
先說個扎心的:這學校真不是給普通上班族準備的。光是學費就夠嚇人的,官網寫著2024年學費6.8萬美元,折合人民幣快50萬。這還是明面上的開銷,算上飛去哥斯達黎加上課的機票錢、住宿費,再加上脫產讀書損失的工資,兩年下來沒個80萬根本扛不住。
不過你要是符合下面這3種情況,那確實可以考慮:
1. 家里有廠要繼承的"廠二代",需要國際視野管理家族企業
2. 在中美洲做生意的老板,這學校在拉美商圈比哈佛還好使
3. 外派到拉美的企業高管,公司愿意全額報銷學費
舉個真實例子:我認識的王總,在巴拿馬做建材生意十年了,去年咬牙讀了INCAE的MBA。現在跟當地政府談項目,把畢業證書往桌上一放,談判成功率直接漲了三成。但人家是公司出錢,自己只掏了生活費。
課程設置更是硬核得很,周一到周五全天上課不說,還強制要求西班牙語交流。我翻過他們的課表,光是《拉美政商關系實戰》這門課,就要完成3個真實企業咨詢項目。普通上班族根本吃不消這種強度,好多學員都是帶著自家企業的真實問題來上課的。
說一千,道一萬說點實在的:你要是存款沒到50萬,又沒公司報銷,真不如在國內讀個985的MBA。INCAE的招牌在拉美地區確實響當當,但回國找工作的話,很多HR壓根沒聽過這學校。除非你鐵了心要在中美洲發展,否則這錢花得真心肉疼。
INCAE商學院MBA畢業生真實就業去向
一、行業分布:不只有金融和咨詢
很多人覺得MBA畢業只能擠進投行或咨詢公司,但INCAE的畢業生去向更多元。根據近三年的數據,約35%的人進入科技和制造業,尤其是跨國企業的區域管理崗。比如哥斯達黎加的醫療器械公司、巴拿馬的物流企業,經常點名招聘INCAE的學生。
另外,30%左右的畢業生選擇加入創業公司或自己單干。拉美近幾年創新創業氛圍火熱,政府扶持政策也多。有校友在尼加拉瓜搞農業科技,把有機咖啡賣到歐洲;還有人在墨西哥城做跨境電商,專攻小眾市場,年營收輕松過百萬美元。
剩下的人里,約20%進了傳統強項——金融和咨詢行業,主要分布在哥倫比亞、秘魯的本地頭部企業。比如Bancolombia(哥倫比亞最大銀行)的風險管理部,幾乎每屆都會從INCAE招人。
二、地域選擇:扎根拉美,也有國際機會
INCAE的校區分布在哥斯達黎加和尼加拉瓜,但畢業生的工作地點可不僅限于中美洲。大約60%的人留在拉美地區,比如墨西哥城、圣保羅、利馬這些經濟活躍的城市。墨西哥的汽車制造業、智利的礦業公司都是熱門選擇。
還有約25%的畢業生會去美國或歐洲,尤其是邁阿密、馬德里這類和拉美商業聯系緊密的城市。比如西班牙桑坦德銀行、亞馬遜拉美分部,常年在INCAE招聘供應鏈和市場營銷人才。
剩下15%的人比較“野”,有人去了東南亞做貿易,也有進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搞區域經濟合作的。學校的地理位置雖然在中美洲,但校友網絡能幫你觸達全球。
三、薪資水平:別跟北美比,但性價比高
拉美地區的薪資確實比不上美國MBA動輒15萬美元的起薪,但INCAE畢業生的收入在當地絕對算高收入群體。以2022年為例,留在中美洲工作的畢業生平均年薪約4.8萬美元(稅前),去墨西哥或巴西的能到6.5萬美元。如果進跨國公司外派到歐洲,年薪甚至可以沖到8-10萬。
更重要的是,INCAE的學費比北美名校低不少。全日制MBA總費用大概7萬美元,不到哈佛的一半。按投入產出比算,畢業后2-3年基本能回本。
四、校友資源:拉美商界的“隱形通行證”
INCAE最牛的不是課程,而是校友圈。從總統、財長到跨國企業CEO,拉美各國精英層里都能找到校友。舉個例子:想進危地馬拉的零售巨頭Cemaco,如果你簡歷上有INCAE的名字,HR大概率會優先約面試。
學校還有個“地域匹配”優勢——教授很多是本地大企業的顧問,課堂上講的案例直接來自當前市場。去年有個小組項目,學生幫薩爾瓦多的連鎖超市設計擴張方案,結果直接被企業采納,項目成員畢業全收了Offer。
五、企業合作:校招直接進總部
每年10月的校園招聘會,來的企業名單很實在:寶潔拉美分部、可口可樂中美洲公司、拜耳農業科技……甚至一些小眾領域的公司,比如專門做熱帶水果出口的Grupo Acon,也會來招人。
很多公司會和INCAE合作定制培養計劃。比如雀巢在2021年啟動了“區域經理孵化項目”,專門針對INCAE的二年級MBA學生,通過半年實習+導師輔導,表現優秀的直接給管理崗。
說到這兒你可能發現了,INCAE的畢業生很少為找工作發愁。畢竟在拉美做生意,人脈和本地化經驗才是硬通貨,而這恰恰是學校的強項。如果不想卷北美的名校,又希望在國際化平臺發展,這個選項確實值得考慮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