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拉理工學院
Birl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Science, Pilani
收到不少私信都在問,"博拉理工的MBA到底好不好考?"作為親身經歷過備考的“老江湖”,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窩子說點實話。
先看組硬核數據,2023年報考人數突破1800人,實際錄取僅82人,錄取率4.5%。這個數字比清華五道口金融MBA(8.2%)還低近一半。更扎心的是,官網公布的英語平均分要求看似雅思6.5分夠線,但實際錄取者中89%都有7分以上成績。
備考過程中發現三個關鍵難點,
1. 材料審核階段會卡掉近60%申請者,尤其是推薦信必須來自現任直屬領導或行業權威人士
2. 小組討論環節全程英文錄像,5人小組最終只留1-2人
3. 專業課筆試采用動態分數線,去年管理學科目平均正確率71%才過線
建議準備周期至少8個月,重點突破三個模塊,
英語寫作每天保持300字商業案例分析
專業課要啃透《戰略管理精要》《組織行為學》兩本指定教材
提前聯系推薦人準備三封不同角度的推薦信
我強調一點,今年新增了背景調查環節,會隨機抽查工作履歷真實性。去年就有考生因虛報管理經驗被取消資格。
博拉理工MBA學費明細,這些隱性支出要注意
一、學費≠全部,別只看官網標價
博拉理工MBA官網公布的學費一般在18萬-22萬元之間(具體分專業)。但這個數字只是“入場券”,實際費用可能上浮30%甚至更多。比如,
教材與案例費,課程涉及的商業案例、外文原版教材需要單獨購買,部分課程還會要求訂閱行業數據庫(如Bloomberg),一年至少多花5000-8000元。
小組活動經費,案例分析、企業調研等項目需要組員分攤交通、資料打印等費用,平均每學期1000元左右。
二、容易被忽略的三大隱性支出
1. 校內資源使用費
別以為圖書館、實驗室隨便用!部分高端資源需要額外付費,
行業研討會席位,與名企合作的閉門會議,單次參與費800-1500元;
創業孵化器工位,如果想用學校提供的創業空間,每月需支付500元管理費。
2. 考試與認證附加費
補考費,掛科重修?每學分補考費是正常學費的1.5倍;
資格認證,部分課程對接國際證書(如CFA、PMP),考試報名費需自理,單科3000元起。
3. 社交成本
MBA的“人脈價值”背后是真金白銀,
班級聚餐/活動AA,每月至少2-3次,人均300-500元;
行業論壇差旅費,外地參加的論壇活動,交通住宿往往自費,一趟至少2000元。
三、地域差異帶來的額外開銷
博拉理工在不同城市的分院收費標準不同,
一線城市校區(如上海、深圳),住宿費比二三線城市高出40%,校外租房成本更是翻倍;
海外交換項目,雖然學費減免,但簽證、機票、生活費需自理,3個月短期項目至少準備8萬元。
四、“防坑”建議,提前做好這3件事
1. 找在校生打聽,加幾個學長學姐微信,直接問他們“說一千,道一萬悔沒提前知道的支出”是什么;
2. 仔細看合同附錄,繳費通知里的小字部分標注了附加條款,比如“網絡課程平臺使用費每年2000元”;
3. 預留應急預算,在官網學費基礎上,至少多準備20%的靈活資金,應對臨時增加的支出。
學姐提醒一句,選MBA項目時,一定要把隱性成本納入考量。有些學校看似學費低,但雜七雜八的收費加起來反而更貴。建議直接聯系招生辦,要求提供完整的費用清單,把每一筆錢花得明明白白!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博拉理工學院MBA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,理論實踐完美融合,開啟商業管理新征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