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拉斯姆斯大學
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
總收到私信問,"伊拉斯姆斯大學MBA到底難不難考?"作為去年剛拿到offer的“懂行的人”,今天就掏心窩子跟大家嘮嘮。話不多說,難易程度取決于你準備的細不細!
第一問,語言成績要求多高?
官網寫著雅思6.5就夠,但實際錄取的同學里,7分才算安全線。特別是口語單項,建議刷到6.5以上。我認識兩個背景差不多的申請者,口語6.0的被放waitlist,6.5的直接錄取。
第二問,工作經歷怎么算分?
3年工作經驗是硬門檻,但別以為滿3年就穩了。招生官更看重管理經驗的質量,哪怕你帶過3人小團隊,也比5年基層工作吃香。建議在文書里重點描述帶項目、做決策的具體案例。
第三問,面試卡人狠不狠?
去年線上面試淘汰率37%,最常掛的問題是"你如何應對文化沖突"。別背模板!考官專門會追問細節,比如問我在荷蘭實習時遇到的實際狀況,連當時對話內容都要求復述。
說點真心話,這個項目特別看重申請者的國際視野。有個朋友GPA3.8但沒出國經歷,反而輸給GPA3.5有海外志愿者經歷的競爭者。建議大家提前準備跨文化交流的實證材料,比如參加國際會議、跨國合作項目等。
伊拉斯姆斯MBA學費值不值?
一、先看錢花哪兒了
這45萬學費里包含的東西可不少。除了21個月的核心課程,最實在的是學校包了3趟國際差旅,必修的海外咨詢項目、交換學期、全球游學。光是這三項要是自己掏錢,少說也得再搭進去10萬人民幣。課程設置上,他們搞了個"個人領導力實驗室",每周都有企業高管來帶實戰演練,這種資源在普通商學院可不多見。
二、關鍵看能賺回來多少
根據學校官方數據,MBA畢業生3個月內就業率89%,平均年薪8.5萬歐元(約67萬人民幣)。重點來了——68%的人成功轉行,52%換了工作國家。比如去年有個廣州的學員,原本在制造業拿40萬年薪,畢業進了荷蘭本地的飛利浦戰略部,直接翻倍到80萬。要是奔著漲薪和國際化跳槽,這個回報率確實誘人。
三、別忽視隱形資源
鹿特丹商學院的校友網在歐盟特別吃得開。他們有個"校友導師"系統挺有意思——畢業五年內,每年能約3個不同行業的資深校友做職業咨詢。有人就是靠這個內推進了聯合利華總部。另外學校跟殼牌、飛利浦這些跨國公司的校企項目,很多直接給return offer。
四、不是所有人都適合
家里能輕松掏50萬流動資金的家庭,這錢花得比較值。但要是需要貸款讀書的,得仔細算賬,畢業后如果回亞洲工作,薪資漲幅可能沒在歐洲那么明顯。有個曼谷的學員分享過,他畢業回泰國后年薪折合人民幣60萬,雖然比之前高,但算上匯率差,實際回本周期比留在歐洲的同學多兩年。
五、有些成本容易被忽略
生活費這塊鹿特丹比阿姆斯特丹便宜些,但每月房租伙食少說也要1萬人民幣。學校雖然提供單人宿舍,但數量有限,很多人得自己租房。另外課程強度大,每周60小時的學習量是常態,拖家帶口來讀書的,時間成本也得考慮進去。
說一千,道一萬說句實在話
值不值關鍵看你要什么。如果目標是進歐盟企業、轉型國際化管理崗,這個項目能給你打開的門路絕對對得起學費。但要是單純沖著學校排名,或者還沒想清楚職業方向,那可得三思——畢竟45萬真金白銀砸進去,光靠一紙文憑可賺不回來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伊拉斯姆斯大學MBA評測,教學質量與寬松要求(了解伊拉斯姆斯大學MBA的教學和要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