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德維希-馬克西米利安-莫恩琴大學
Ludwig-Maximilians-Universit?t München
"一同事,聽說慕尼黑大學MBA學費漲到40萬了?這個價格讀德國MBA到底值不值?"今天咱們就來嘮嘮這個全德最"貴氣"的MBA項目——Ludwig-Maximilians-Universit?t München(簡稱慕尼黑大學)的在職MBA。
先給研友們兒科普個冷知識:這所學校在QS2023商科排名沖進全球前50,經濟學專業更是常年穩居德國前三。但最讓留學生糾結的,還是它從35萬漲到40萬的學費。這個價格在德國高校圈里,就跟寶馬7系在車圈的地位一樣——妥妥的頂配版。
課程設置倒是真對得起這個價:周三周五晚上直播課+周六線下研討,課程表里還藏著寶馬、西門子這些德企的實戰項目。我有個在慕尼黑啤酒廠當主管的學員吐槽:"上周剛做完保時捷產線優化方案,這周就要去安聯總部做財務分析,比上班還累!"
就業方面確實硬氣:去年畢業生平均起薪65萬,有個做汽車零部件的學員還沒畢業就被博世挖走。但注意哈,這項目德語要求B2起步,上課案例分析都是德語資料。去年就有個雅思7.5的哥們栽在德語面試上,白白浪費半年準備時間。
要說值不值,得看個人情況。建議三類人重點考慮:1)在德企做到中層想往上竄的 2)準備轉行汽車/精密制造行業的 3)打算拿德國永居的。要是單純想鍍金回國發展,這個價真不如去英國G5刷個學歷。
說一千,道一萬說點大實話:40萬學費還不包住宿,慕尼黑租房每月沒個萬把塊根本下不來。但反過來想,能在寶馬總部隔壁上課,跟未來CEO當同學,這個校友圈的價值可能遠超過學費本身。
慕尼黑大學MBA真實就讀體驗:每周80小時學習是什么感受
第一次聽說慕尼黑大學MBA的學業強度時,我腦子里就蹦出這句話。身邊朋友調侃:“你這是去讀MBA還是參加特種兵訓練?”但真正坐在慕尼黑圖書館啃案例到凌晨三點時,我才意識到——這項目,玩真的。
課表排到比上班還滿
慕尼黑MBA的課程設計像一臺精密的機器:早上8點戰略管理,10點數據建模,下午小組案例討論,晚上還有跨時區的企業咨詢項目。教授們默認“學生不需要睡眠”,作業量直接按周計算。比如市場營銷課,一周要讀完60頁論文、拆解3個品牌案例,還要和組員拍一支產品推廣視頻。
“Deadline不是用來趕的,是用來追的”——這是同學間流傳的冷笑話。有人甚至把電腦壁紙換成“你還剩XX小時交作業”的倒計時,硬生生逼出腎上腺素。
80小時怎么熬?全靠“時間榨汁術”
每周80小時聽著嚇人,但拆解到每一天反而有了門道:
早上6點到校搶圖書館靠窗座位,用1小時速讀當天材料;
課間20分鐘不是刷手機,而是堵住教授問昨晚卡殼的公式;
午餐永遠三明治配咖啡,邊吃邊和德國隊友爭論財務報表的邏輯漏洞;
通勤地鐵上背行業術語,把手機備忘錄當第二大腦用。
最狠的是意大利同學Luca,他發明了“睡眠分期法”——每工作90分鐘睡15分鐘,號稱比連續睡4小時精神。雖然不敢照搬,但這種“壓榨每一秒”的勁頭確實傳染了整個班級。
教授不講課,只扔“炸彈”
和國內MBA不同,這里的課堂沒有PPT念經環節。開學第一周,供應鏈教授就甩出真實案例:“某車企因缺芯片停產,明早9點前給我解決方案,要具體到運輸路線和成本核算。”全班瞬間炸鍋,有人翻世貿組織報告,有人查港口罷工新聞,還有人直接打給在車企工作的親戚問內幕。
實戰感強到離譜。有次做并購模擬,兩個小組為了爭奪虛擬公司控股權,差點在教室吵起來。教授反而鼓掌:“很好!現實中的董事會上摔杯子都正常。”
同學卷得五花八門
班里36個人來自19個國家:
巴西姐姐當過石油公司總監,能徒手畫煉油廠流程圖;
印度小哥家族有連鎖酒店,說起客房定價比教授還老辣;
最絕的是瑞士妹子,一邊帶孩子一邊做量化分析,聲稱“嬰兒夜奶時間最適合算回歸模型”。
和他們組隊就像開盲盒:可能遇到神隊友三小時搞定全案,也可能被豬隊友坑到重做八遍。但不得不承認,這種多元背景碰撞出的火花,比課堂知識更值錢。
啤酒館里談幾個億的生意
別以為德國人只會埋頭苦學。每周五下午,大家準時出現在市中心的啤酒館。端著1升裝的啤酒杯聊行業趨勢,可比正襟危坐的論壇有意思多了。
有次和秘魯同學聊礦業投資,他隨手在餐巾紙上畫了個資源分布圖:“我家在安第斯山脈有礦,你要想實地考察,我讓表弟開直升機接你。”后來這哥們真把全班拉去礦區待了兩天,站在礦坑邊上討論環境評估報告——這種“野路子”教學,書本里可學不到。
身體和腦子總有一個在崩潰
連續熬夜三個月后,我的體檢單上多了兩項異常指標。去校醫室開藥,醫生見怪不怪:“你們MBA學生哈,每年這時候都這樣。”班里常備能量飲料成箱買,有人甚至在亞馬遜訂閱了褪黑素。
但熬過最痛苦的階段后,發現自己的抗壓能力呈指數級增長:現在看到50頁的英文報告,第一反應不是頭疼,而是“這點量不夠下飯”;遇到突發項目,能瞬間切換出五套備選方案。
值不值得?看你要什么
如果你想要鍍層金回國混文憑,趁早繞道——光語言門檻就能篩掉一半人(課程60%德語+40%英語)。但要是真想逼自己突破極限,體驗把知識當扳手用的實操快感,這里絕對讓你脫胎換骨。
現在路過學校走廊,看到新生對著課表哀嚎,我會默默微笑:“別急,三個月后你也能進化成時間管理獸”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麥德林行政金融和技術大學mba,值得上嗎?申請門檻和吸引力綜合考量
德累斯頓工業大學MBA剖析學科門類,報名渠道,工作與學習協調及個人興趣規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