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有人私信問我,"哥,聽說國際碩士特別難畢業?" 這話我可聽不下去了。去年我幫表弟申請了馬來西亞某大學的碩士項目,他專科畢業5年,現在都準備答辯了。今天咱就掰開了揉碎了說說,國際碩士的真實門檻到底在哪。
先說大家最擔心的語言關。表弟英語就四級水平,但人家學校配了中文助教,教材帶雙語對照。上課教授講英文,屏幕上實時出中文字幕。寫論文用翻譯軟件初稿,導師還幫著改語法。現在很多東南亞、歐洲院校都這么操作,語言早不是硬門檻了。
再說學習強度。我對比過國內某985和泰國某校的課程表,發現國際碩士反而更靈活。表弟他們每周就3天有課,作業多是小組調研。有次他們組做市場分析,直接拿樓下奶茶店當案例,店主還來課堂當嘉賓。教授說,"學習就要解決真問題。"這種接地氣的教學,比死磕書本管用多了。
畢業要求這塊更要具體看學校。表弟他們畢業三選一,6萬字論文、創業項目路演或者企業實習報告。他選了幫本地超市做數字化轉型方案,帶著方案去答辯,現場拿了三家企業的合作意向。導師當場表態,"這種能落地的研究,比純理論更有價值。"
不過有幾點真要留心,首先是選校別光看排名,有些QS前500的學校反而畢業率高。其次是中介套路,某機構推的"保錄項目"要價28萬,后來發現官網申請費才800馬幣。學姐提醒在職的朋友,盡量選寒暑假集中授課的項目,別影響工作。
說到底,國際碩士就像定制西裝,關鍵要量體裁衣。我表弟當初要是聽信"沒雅思肯定不行"的傳言,現在估計還在糾結要不要考研。他導師還推薦了菲律賓的博士項目,說是畢業更容易...
國際碩士認可度到底怎么樣?
一、國際碩士到底是個啥?
國際碩士分兩種,一種是正經出國讀的,比如去英國、澳洲讀一年制碩士;另一種是“不出國”的線上項目,或者國內合作辦學的課程。不管是哪種,說一千,道一萬拿的都是外方學校的學位證。這里的關鍵區別在于——你的學位能不能通過教育部留服中心的認證。能認證的,相當于官方給你背書,國內就業、考編基本沒問題;不能認證的,那就純屬“自嗨”了。
二、找工作的時候單位認不認?
實話實說,認可度這事兒得看具體情況,
體制內單位,公務員、事業單位、國企一般要求留服認證,只要學校在教育部認可名單里,和國內碩士待遇基本一致。
私企和外企,大廠、跨國公司更看重學校排名和專業對口。比如你讀個QS前100的英國碩士,HR可能比看到某些國內雙非碩士還高興。但如果是沒聽過的海外院校,可能會被質疑“水不水”。
小城市VS大城市,一線城市的企業對海外學歷接受度高,甚至偏愛“海歸”標簽;三四線城市有些公司可能連“留服認證”是啥都不知道,這時候反而更認國內985/211。
三、國內承不承認?關鍵看這倆
1. 學校在不在教育部名單上
教育部涉外監管網每年都會更新認可的海外院校名單,報名前先去查一查。像菲律賓、東南亞某些“給錢就能上”的學校,很多早被除名了,讀這種純屬浪費錢。
2. 能不能做留服認證
哪怕你讀的是哈佛,如果全程沒出國,或者合作辦學項目沒備案,留服認證照樣辦不下來。尤其是疫情期間的線上課程,現在政策收緊了,很多項目已經不能認證了。
四、國際碩士的優缺點
優點很明顯,
時間短,國內碩士3年,國外1-2年就能畢業,適合著急拿文憑的人;
申請靈活,不少項目不卡本科專業,專科畢業有工作經驗也能申;
擴大朋友圈子,同學里可能有企業高管、創業老板,資源整合機會多。
缺點也得拎得清,
費用高,英美澳的學費普遍15萬起步,加上生活費,沒30萬打不住;
部分專業“含水量大”,尤其是管理類、教育類的“速成碩士”,課程設置確實比較虛;
部分單位有偏見,有些HR覺得一年制碩士學不到東西,不如國內“熬三年”的扎實。
五、哪些人適合讀國際碩士?
1. 在職人士,不想辭職又想提升學歷評職稱的,選非全日制的合作辦學項目;
2. 家里經濟條件好,比如本科背景一般,愿意花幾十萬刷個名校學歷的;
3. 有留學移民計劃,先讀個碩士當跳板,后續申請工簽更方便;
4. 急需碩士學歷,比如北上廣深落戶、孩子上學要學歷加分,卡時間節點的。
學姐提醒一句,千萬別信“包認證”“躺著畢業”的廣告。現在留服中心查得嚴,但凡沒出境記錄、成績單有問題的,隨時可能認證失敗。報名前一定上官網查政策,最好直接打電話給學校確認項目資質。
- 留學國際碩士招生夢想成真,全球五大國家國際碩士學費大比拼 06-12
- 國際碩士的報考沒有補考 10-01
- 國際碩士2023年就讀 04-12
- 國際博士想被錄取難度系數 10-27
- 國際碩士的學習不會很難 11-05
- 國際碩士2023年在職讀 04-18
- 國際碩士針對課程的學習認真應對 02-18
- 國際碩士適合沒時間參加聯考的人 11-08
- 國際碩士探秘解鎖獨特優勢,深度剖析研究方向,面向你的國際碩士之路! 12-04
- 國際碩士能夠拿到理想的畢業文憑 09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