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到不少私信,"國際碩士是不是智商稅?""像我這種工作五年的上班族還有機會讀研嗎?"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窩子聊聊,我觀察到的真實情況。
去年幫表弟申請碩士時發現,國際碩士項目這兩年確實多了不少"寶藏選項"。先說個真實案例,我鄰居張哥,32歲的項目經理,去年通過申請制入了西班牙某校的商科碩士,全程網課+周末集中授課,今年6月已經拿到留服認證了。
適合的四類人其實很有特點,
1. 工作3年以上的職場人(尤其管理層)
2. 急需碩士學歷評職稱的(教師/醫生居多)
3. 考研二戰失敗的往屆生
4. 想快速獲得留學生身份的創業者
費用方面差異較大,親測靠譜的區間在5-15萬。比如白俄羅斯的師范類8萬能拿下,英國部分高校的MBA約12萬。跟國內非全碩士對比,其實費用相差不大,但省去了備考時間。
我強調一點想"撿漏"的朋友,今年教育部新規要求加強學歷認證審核,建議優先選擇教育部涉外監管網公示的院校。有個取巧的辦法——直接咨詢目標院校的中國辦事處,往往能拿到最新招生政策。
說一千,道一萬說句大實話,國際碩士不是萬能鑰匙,但確實是彎道超車的好選擇。特別是30歲左右遇到晉升瓶頸的,與其糾結"值不值",不如先拿下學歷這個硬通貨。
國際碩士一年制靠譜嗎?
說到國外讀研,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"兩三年起步"。但這兩年冒出不少一年就能拿證的碩士項目,特別是英國、澳洲、新加坡這些熱門留學地。這種"速成班"到底靠不靠譜?咱們先掰開了揉碎了看看。
這種項目說白了就是把兩年的課程壓縮到9-12個月。周一到周五排滿課,暑假還得寫論文。像英國曼大、澳洲悉尼大學這些名校都有開設,商科、教育、傳媒這些專業最常見。課程安排確實緊湊,早上9點到下午5點連著上課是常態,晚上還要肝作業。適合那些就想拿個文憑,或者急需學歷鍍金的人。
二、這種短平快的項目有硬傷嗎?
先說大實話,時間短必然有取舍。很多實踐課、選修課會被砍掉,課程重點全放在核心內容上。比如市場營銷碩士,可能只講數字營銷、品牌管理這些干貨,像市場調研方法這類基礎課就一帶而過。要是本科沒相關背景,學起來會有點吃力。
再就是校友資源這塊。傳統兩年制碩士有更多時間參加行業活動、企業參訪,一年制的同學可能剛混個臉熟就畢業了。不過現在很多學校也意識到這個問題,會安排密集的行業交流會,把兩三年的資源集中打包給學生。
三、關鍵看這三點準沒錯
判斷值不值得讀,記住三個硬指標,一看學校有沒有正規資質,別被野雞大學坑了。中國教育部涉外監管網能查到的學校才靠譜;二看課程設置,有些項目看著高大上,結果全是理論課;三看往屆畢業生去向,LinkedIn上搜校友就業情況最實在。
舉個例子,英國那些紅磚大學的一年制碩士,雖然時間短,但課程內容和兩年制完全一致。像謝菲爾德大學的工程管理碩士,畢業生進華為、中建的不少。但要是碰到名字都沒聽過的"國際學院",就得多個心眼了。
四、這些坑千萬別踩
網上有些中介吹得天花亂墜,說什么"包畢業""免語言成績",這種八成有問題。正規項目都要雅思6.5打底,GPA至少3.0。還有那種全程網課不給學歷認證的,教育部現在查得嚴,選之前一定要上留服中心官網核對認證清單。
另外注意課程時間安排。有些項目說是12個月,實際授課才8個月,剩下時間讓你自己找實習。這種對想留當地工作的同學不太友好,畢竟找工作需要時間緩沖。建議選9月開學次年9月結課的項目,正好趕上畢業季。
五、適合哪些人考慮?
如果你是職場老鳥想快速提升學歷,或者本科背景強想刷個名校招牌,這種項目確實劃算。但應屆生要慎重,特別是跨專業申請的。見過太多學生沖著時間短去讀,結果跟不上課程進度,對了延畢反而更耽誤時間。
家里有條件的話,建議實地考察下。很多學校有開放日,去教室轉轉、跟在校生聊聊,比看官網實在。現在疫情放開后,英國澳洲的線下授課都恢復正常,不用再擔心全程網課的問題。
- 國際碩士每年會投入不同的優秀人員 10-27
- 國際碩士2023年入學 04-15
- 國際碩士不能免試入學 10-21
- 國際博士利用四年的時間有機會提出畢業 12-29
- 國際碩士的報考人數不少 09-22
- 國際碩士免入學的要求已經成為各國人群報考的優勢 08-31
- 國際碩士教育為何備受矚目,搶眼的招生名單,選擇最佳學府的指南 07-02
- 國際碩士免聯考碩士主要針對在職人員招生 10-29
- 國際碩士參加學習的人有不少 09-15
- 國際碩士不需要參加入學考試 08-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