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網上那些一年拿證的海外碩士,到底是捷徑還是智商稅?"今天咱就掰開揉碎了聊聊這事兒。
國際碩士主要分三大類,第一類是正經的中外合辦項目,比如寧波諾丁漢這種,入學要考英語筆試面試,課程和國外校區完全同步。第二類是國外高校單獨招生的在線碩士,疫情期間火起來的,部分專業可全程網課。第三類就是爭議最大的"水碩",交錢就能錄,全程中文授課,連畢業論文都有人代筆。
我表弟去年報了個東南亞某校的MBA,總共花了8萬。課程全是周末網課,作業找代寫,說一千,道一萬還真拿到了學位證。但等他拿著證書去國企評職稱時,直接被拒了——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壓根不給認證。這就是典型的踩坑案例,所以選項目一定要查兩個東西,教育部涉外監管網有沒有備案,留服中心能不能做學歷認證。
適合讀的人群其實挺明確,體制內需要快速提升學歷的公務員、想擴大朋友圈子的私企中層、準備移民需要海外學歷背書的。我認識個幼兒園園長,讀了個教育學碩士,雖然課程水分大,但評職稱時確實管用。不過要是想靠這個進投行或高校,勸你還是老老實實考研。
現在市面上靠譜的項目也有,比如法國里昂商學院的EMBA,雖然學費20萬起,但全球排名前50,上課要飛法國校區,畢業論文要英文答辯。這種項目留服認證沒問題,還能積累高端人脈。所以說國際碩士不是不能讀,關鍵得會挑。
學姐提醒三點,警惕全程中文授課的項目、小心承諾"保錄取"的中介、別信所謂"免考公務員/事業編"的虛假宣傳。學歷這回事,從來沒有又便宜又快的捷徑。
國際碩士學歷國家承認嗎?
幾年,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國讀碩士,或者通過國內外合作項目拿到海外高校的學位。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還是,花這么多錢和時間讀的國際碩士,回國后國家到底認不認?找工作、考編制能用嗎? 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聊清楚。
一、認不認,關鍵看這幾點
國家承認的海外學歷,核心標準就一條——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認證。只要你的學位能通過這個認證,國內就業、落戶、考公考編基本都認可。但想順利通過認證,必須滿足以下條件,
1. 學校正規性,就讀的海外院校必須在中國教育部認可的名單內。比如美國的“野雞大學”、東南亞部分花錢買證的機構,就算發了學位也過不了審。
2. 學習方式,疫情期間部分網課放寬了要求,但2023年起,必須滿足境外線下學習時間(比如碩士一般要求至少累計6個月)。
3. 材料齊全,學位證書、成績單、護照簽證記錄缺一不可,尤其注意保留好出入境證明。
舉個例子,小王在英國讀了一年制碩士,學校在教育部名單里,期間全程線下上課,回國后提交材料,兩周就拿到了認證。而小李讀的某國“遠程碩士”,沒出過國,材料不全,直接被拒。
二、自己動手查認證,3步搞定
擔心學校不靠譜?自己動手查最放心,
1. 登錄教育部官網“涉外監管信息網”,搜索目標院校是否在認可名單里。
2. 直接咨詢留學服務中心,打電話或發郵件確認最新政策。
3. 警惕“保認證”“免出國”的宣傳——但凡承諾不用出國就能認證的,99%是坑。
三、這些誤區,千萬別踩
誤區1,“只要是海外學校發的證書,國內就認。”
——錯!有些國家允許私人辦學,這類學校可能壓根不在我國認可名單里。
誤區2,“合作辦學項目不用認證。”
——錯!即便是國內大學和海外高校合辦的項目,畢業后依然要走認證流程。
誤區3,“認證只是走個形式,材料隨便交。”
——大錯!有人因為成績單少蓋章、護照丟失導致記錄不全,被要求補材料甚至拒認。
四、實在話,怎么選才不虧?
1. 優先選發達國家知名院校,比如英國羅素集團、澳洲八大、美國常春藤等,認可度高,過審快。
2. 警惕“短平快”項目,6個月拿碩士、全程網課還包認證的,多半有問題。
3. 保留所有證明,機票、租房合同、課程表……能證明你在海外實際學習的材料都留著。
學姐提醒一句,如果已經讀完但沒認證,趕緊補材料;還沒報名的,一定先查清楚再交錢!
- 國際碩士學習的項目是十分靠譜的 07-30
- 國際mba資訊免去相關考核形式靠譜 10-14
- 中外合作辦學的學習是靠譜的 08-26
- 國際mba資訊不都是可靠消息 11-09
- 中外合作辦學有些機構可以報名靠譜 09-18
- 國際碩士每年在國內受到的關注程度不同 04-06
- 國際碩士修學分的階段遇到不同的壓力 11-10
- 國際mba資訊2023年工商管理專業到底怎么樣 05-17
- 國際碩士直接登陸到不同的網址申請成功 02-25
- 國際碩士拿到的畢業文憑在不同國家受到的含金量越來越高 10-22